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话题 > 母女两代梦 扎根村小情

母女两代梦 扎根村小情

2013年04月15日 19:09:01 来源:《中国教育报》 访问量:245

    年近七旬的母亲,一生把梦想留在村小。

    38岁的我,也把梦想留在村小。

    母亲年幼时好学上进,尽管当年的日子苦得几乎连饭都吃不上,可母亲仍是山东单县一中的优秀生。中学毕业后,母亲做了村里的第一个民办教师。

    当民办教师的日子里,母亲的生活是艰辛的,更是艰难的。学校条件极差,3间土坯房原本是生产队的牛圈,收拾收拾就成了村里的第一所学校,没有粉笔,没有黑板,母亲就自己动手做。她还抽空纳鞋底挣钱,为穷苦的学生买学习用品。

    母亲常在日记中告诫自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不计个人得失、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事实上,母亲也是这么做的。全校所有的学生都在这3间土坯房里一起上课,母亲既当校长又当任课教师。

    白天,她教完了一年级再教二年级,教完了二年级再教三年级……晚上,她还要给上夜校的村民们上课,回来后还要在昏暗的油灯下批改作业,就这样,母亲的眼睛被熬成了高度近视。

    然而,即便如此,母亲仍说自己是在享受党和人民给她的福。

    母亲年年都是县里的优秀教师。我开始记事时,母亲每月只有3元钱的收入。儿时不懂事的我们,常说她不是我们的亲生母亲,而是她那40多个学生的母亲。

    的确,下雨天,母亲会冒雨给路远不能回家的学生送去热腾腾的饭菜;母亲嗓子好,会唱歌,学校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师,她会在学生学习疲劳时教他们唱歌……母亲的课堂,永远都能吸引学生们的眼睛。她的学生不仅成绩优秀,而且多才多艺。

    1984年,母亲成了代课教师,一教又是好几年。我不能忘记当时年过五旬的母亲,风雨中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来回奔波六十里的身影,那一年,母亲所带的班级在全镇评比中获得第一名。

    几年前,母亲病了,离开了讲台,成了农民,可母亲的梦一直留在村小。

    我每次去看望她,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定要好好教学,千万不能误了人家孩子的前途”。她最关心的,也是我的学生、我的教学成绩。在工作上,她不容许我有丝毫的马虎,常常告诫我要认真工作。每周回家,母亲都会给我上一课。她会不厌其烦地把自己的教学经验讲给我听,大到如何讲解一类课文,小到如何分析一个汉字,甚至把课堂上的一些可能会发生的事情都帮我想到了……

    从小到大,我的生活都是一帆风顺的、幸福的。没上学时,我就跟着母亲在学校玩,大学毕业后,我走进了乡村小学,做了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虽然刚开始工作时工资不多,但比起当年的母亲,我可以算得上是“万元户”了;而且,我不用点那种劣质的油灯,更不用自己想办法做粉笔做黑板甚至自己纳鞋底为学生购买学习用品,可以不用一天到晚地连轴转,还有时间画画、写文章、看报刊,做自己喜欢的事……

    如今,乡村小学变成了一排排漂亮的教学楼,整洁而明亮,学校里有了电脑室、阅览室、图书室、实验室……电脑联上了网,村小一下子就和世界联系起来了。我和学生的文章,还有学生的绘画、手工制作等,发表在全国多家报刊上,校园生活幸福而多彩。

    最令孩子们感到幸福的,是国家减免了小学生所有的学费,不仅如此,就连学生用的新课本、新作业本,都是国家送的,这多好啊!再不用让教师纳鞋底为孩子们挣书费、学费了。当然,我教学也更省劲儿了,再不用像母亲那样,一个人同时教几个年级。课堂上,我有了很多现代化的帮手:投影仪、电脑、录音机……

    把梦想留在村小,我成了“特别关注教师”,成了“菏泽市最美乡村教师”,成了县“首批特色教师”……

    每当我载誉归来,母亲的脸上总会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仿佛她才是成绩的获得者。我知道,母亲的梦想一直留在村小。我也把梦想留在村小,努力工作着,女承母业,坚守着村小的一片沃土。因为我坚信,祖国乡村教育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作者为山东省菏泽市单县郭村苏庄小学教师 冯秀兰)

编辑:陈小义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保德县第四中学 特此声明。